从0到1,如何构建用户画像体系

aolekeji 5年前 858浏览 0评论

无论是投资什么,干什么制造行业,在产品品种日渐丰富多彩的今日,客户画像全是尤为重要的。大多数情况下,大家要想完成商品智能推荐、大数据营销强劲有力,便只能以巨大的客户数据信息为借助,搭建出一整套健全的客户画像,依靠其标签化、信息化管理、数据可视化的特性方能快速找到你的总体目标客户。

  不肖像,无客户,那麼,大家该如何打好这一基本呢?代运营就带大伙儿如何来搭建客户画像,寻找精确顾客!

  最先,大家必须先掌握的是,什么叫客户画像?


  简易而言,客户画像便是把客户信息给标签化。根据剖析不一样人群的各类指标值,洞悉客户人群的关键特性,复原客户真正相对路径,合理刻画出客户的个人行为肖像,通常能使知名品牌更为清楚的开展商品的精准定位挑选,进而考虑总体目标客户的消费市场。

  客户画像它意味着着商品的受众群体和总体目标群体,一旦产生,在数据统计分析统计分析、电子计算机解决、产品定位及其广告营销、消息提醒等层面都能有极大的提高,客户精确度会提升许多,进而提升工作效能。

  次之,客户画像不清楚,又难以保住不容易让我们产生错过精确客户、销售量时高时低、危害营销推广推广的管理决策等一系列难题,那麼,客户画像究竟要怎么做?

  1、商品前期,大家都还没太多客户和数据信息,但这并不防碍我们去做客户数据信息,大家彻底能够根据市场调查或行业动态去分辨客户人群和客户特点,另外还能够根据情景剖析,去剖析掌握每一个情景下的用户需求及心理特点,在开展实际操作时,大家还能够随时随地开展调节。

  2、商品后半期,这时候商品早已聚焦点了一部分客户人群,大家彻底能够根据这些客户人群意见反馈上去的数据信息,去做客户画像。拥有进一步的数据信息适用,不论是对知名品牌,還是对商品而言,才会出现中长线的发展趋势机遇。

  用户画像系统的搭建

  用户画像管理系统的构建,可以总结成两句话:“构建用户标签和分群体系,并提供用户标签和分群的应用出口”。那么作为一个底层平台,要怎么搭建呢,下面会讲下我对这个平台搭建过程的理解。

  (1)业务架构

  如图所示,用户画像的系统构建分成三个层次:

  数据处理层:提供数据采集,数据清洗,以及数据过滤。标签体系搭建:获取到的数据,可先简单清洗,形成可用的用户属性和用户行为,而基础标签,模型标签,以及预测标签,就是基于用户属性,用户行为数据,以及其他的辅助的数据,通过计算引擎,进行加工生成的。通过用户属性,行为,以及加工后的标签,可根据业务需要进行用户分群,获取合适的人群。这也可以属于标签体系的一个部分。画像应用出口:最终,提供的用户标签,以及用户分群,可通过接口,推送,导出,展示等多种形式提供给到顶部的业务应用。

  (2)实际落地

  在实际落地过程中,首先会遇到标签和分群的构造问题。

  这个问题,会影响到计算引擎的设计,以及管理平台的设计。

  如果是构建一个基础的标签,如年龄,那么就没有所谓的计算了,直接从用户属性映射来就可以了。

  而如果是要构建一个模型标签,则要考虑计算的过程,是可以实现自动构建的,还是需要手动去写计算引擎。例如:如果是设计一个叫年龄区间的标签(少年15-20岁,青年20-40岁,中年40-60岁,老年60岁以上),则只需要提取年龄这个属性,进行岁数的大小判断即可获取年龄区间这个标签。

  而当要构建喜好标签的时候,要考虑的计算逻辑就相对比较复杂了,如果喜好标签,是手工输入的,那么是在哪里输入的,输入的这些标签要怎么和人对应上;如果喜好标签,是通过自动生成的,如通过用户浏览的内容,获取用户的喜好的,那么就要考虑一个比较复杂的计算逻辑,这样的计算逻辑就没有办法做到通用了。这个时候,后台标签新增就要连接特殊标签的计算过程,才能完成统一的标签管理过程。

  宏观的用户画像不难理解,但是要能提供每一个用户标签构建的底层平台,则需要深入思考各类标签的可能的构建方式。

  各类标签的构造方法不尽相同,所以会是一个需要和技术人员共同思考的难点。

  其次,会遇到用户画像平台的数据实时性的问题。

  无论是用户标签还是用户分群,都可能不是一个静态的标签和分群。今年小花30岁,明年小花就31岁了,这个时候,小花的年龄就要改变。而圈定30岁以上的人群,则也需要改变人群实际对应到的人,这就是用户画像管理平台的数据实时性的问题。作为产品人员,就需要协助从业务角度,并结合技术实现的能力,来分析数据的更新频率。

  (3)与开发人员合作要点

  做这样的平台,不同于做顶层的业务应用,技术实现能力会影响到他能不能做出来,能不能做好。所以产品,至少需要从概要设计层面,了解技术架构是怎么搭建的,这样才能和技术比较默契地配合,生产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标签管理平台。

  (4)平台如何测试可用好用

  这是我在过程中在思考的一个问题,但是项目还没有开展到这里就已经停下来了。想想,概念可以很高大上,系统也可以设计的很缜密。但是我们只有能提供给到实际的业务使用,才能知道,这个系统是不是真的有用,好用。

  所以,能想到的是,在系统没有之前,如果是已经有业务是需要打标签,做分群的工作了,那么就是最好的,可以以之为切入点,让需要用到系统的人使用系统,直接感知系统是否可用好用。这里后面可以再思考思考,或以后有机会再进一步地进行实践即可。

  数据信息是搭建肖像最靠谱的根据和基本,要想真实掌握客户个人行为,精确的叙述出客户画像,免不了深层发掘及其积少成多的实践经验累积!


发表评论